中醫知趣(十)-運動。過猶不及
/ 馬欣祺
http://ecivy.blogspot.com/
http://on.fb.me/ivyclinic
運動對於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由靜而動。由陰變陽。
使屬”陰”的物質燃燒,變為屬”陽”的能量–“氣”。
而”氣”,則負責推動身體各部份工作。
防御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
身體所有的系統都由”氣”來控制調整。
所以,”氣弱”時,就是工作能力低下。
沒精神、易病、心悸、失眠、胃脹、易喘氣….等等,
就是各系統工作能力不足時的症狀。
那麼,有人會想,
只要不斷運動,拼命運動,
那麼身體的系統功能就一定很強了?
知道燒乾水會發生甚麼事嗎?
電器過熱會怎樣?
沒錯,因為拼命燃燒”氣”,
拼命的推動身體各系統,一直推到最高峰。
燃燒盡了,就透支體力。
而同時,身體為了維持運動狀態、維持在壓力狀態,
會將一些”氣”從暫時不必要的系統中抽調走。
也就是從防御系統、消化系統調到呼吸、心血管系統。
這時候,人好像不會病。
但這是真的”不會病”。
你說,你沒人工給守門的護衛,誰來警告你被入侵了?
那是真真正正的”不懂得病”。
所以,當你休息下來,能量調回防御系統,
警號便突然嚮了….你”發現”自己病了。
這就是為甚麼有些人「平時小病沒有,病起來卻要命」
橡皮筋拉得太緊會斷的道理一樣。
會爆炸的,往往是over run的過熱電器,
而不是電壓不足跑不動的電器。
我當然不是說運動不好,
但過度運動和過度工作,是有危險性的。
運動能促進健康,
但前提必須是能有足夠的休息。
如果連休息時間都不足夠,
那就不要勉強去運動了。還是去睡覺實際一點。
~~~~~~~~~~~~~~~~~~~~~~~~~~
太極圖裏永遠平衡的陰陽,
就是要告訴我們,
有足夠的休息,才能儲備足夠的能量去活動。
有光必有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這也是等價交換的一種。
如果執意要犧牲休息的話,請準備好要付出的代價。
中醫知趣(九)-七情致病
中醫知趣(九)-七情致病
/ 馬欣祺
http://ecivy.blogspot.com/
http://on.fb.me/ivyclinic
七情致病–情緒病?
中醫的七情致病,是非常重要的病因之一。
明明不是感受外邪、明明沒有亂吃東西、
明明起居生活都規律正常,為甚麼就總是有點不舒服?
答案可能在你的性格、情緒。
之前有說過,身體臟腑的運作,都是靠”氣”來推動的。
要各部份運作正常,前提是1.”氣”足夠。2.”氣”的流通正常。
人體本身有自動調節功能,所以平常一般的情緒當然不會致病。
但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
會超過人體本身的生理活動的調節范圍,
引起臟腑氣血功能紊亂,而使身體不適。
怒則氣上。
怒髮衝冠聽過未?發怒時,臉紅耳赤,都是氣往上衝的表現。
憤怒會使肝氣上逆,而血隨氣逆,會出現頭脹目赤頭痛,嚴重的會嘔血。
恐則氣下。
恐懼過度,會使腎氣不固,氣泄於下。嚴重的會兩便失禁,昏厥。
喜則氣緩。
過度的暴喜會使心氣渙散,神不守舍,精神不能集中。嚴重的會失神狂亂。
悲則氣消。
過度的悲會損傷肺氣,出現氣短、乏力的症狀。
驚則氣亂。
突然受驚,會損傷心氣,使氣行紊亂,神無所歸,而出現心悸、失眠的症狀。
憂、思則氣結。
思慮過度,使氣凝滯停留,導致脾胃之氣鬱結,
出現食慾不振、腹脹、消化不良、便秘或泄瀉的症狀。
現代來看,最常見的是因工作壓力、生活壓力過大而精神緊張的病人。
因性格或習慣關係,部份人會變得煩燥易怒,進而經常覺得頭痛,是典型的肝氣上逆。
部份人則疑慮重重,整日想東想西,憂心忡忡,進而經常覺得腸胃不適,則是脾虛氣滯。
這是很多不明原因的頭痛、腸胃不適的病因。
中醫方藥雖然能透過疏導氣機、行氣解決以上問題,
但對於這種疾病,學習鍛練自己的精神和情緒,才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中醫知趣(八)–虛不受補
中醫知趣(八)–虛不受補
/ 馬欣祺
http://ecivy.blogspot.com/
http://on.fb.me/ivyclinic
經常都聽到病人說自己”虛不受補”。
其實所謂虛不受補,很多時只是”補”的方法錯誤。
正如之前解釋過的”陰陽”關係,”熱氣”的分辨。
陽盛者清熱,陰虛者滋陰。
如果明明是陽虛者卻補陰,陰虛者卻補陽,
則必然會出現火上加油的狀況,使虛者越虛,實者越實。
況且五臟六腑的陰陽氣血調補方法不一,
必須確定是哪個臟腑的”陰陽氣血”哪一部份、哪條經絡出了問題,
才能正確能調理。
另外,也有的人是因為脾胃功能虛弱,
根本不能消化吸收”補品”,甚致加重了脾胃的負擔,
變成積滯,阻礙氣的運行,結果氣鬱而化火,
使身體出現所謂”虛不受補”的不適症狀。
再加上中藥很講究”配伍”。
即使是對症了,血虛的要”補血”,
也不是隨便吃當歸、川芎這些”補血药”就可以。
有時得根據個人體質,配伍一些調和、健脾或滋陰的葯。
否則身體一下適應不了,又會出現發熱、腸胃不適、流鼻血、失眠等
“虛不受補”的症狀。
還有些人其實是”補”的方法對了,
但在調補的過程中因為要動用更多能量去清除體內的廢物,
而會感覺不適。
只要清掃的過程完結了,身體就會好了。
情況就像我們的電腦”清掃磁碟”及”清掃病毒”時,
電腦會運行得特。別。慢。一樣。
只要捱過了,自然神清氣爽,轉數也能加快!
中醫知趣(七)-五行 (2)
中醫知趣(七)-五行 (2)
/ 馬欣祺
http://on.fb.me/ivyclinichttp://ecivy.blogspot.com/
五行 (2)
相乘,有欺負之意。
是指五行中其中一行過強,會對其本來所剋的一行更加過度的剋制。
木克土,就如木過多時,把土的養份過度吸取,使土地變得貧乏一樣。
這是”木乘土”
但有時是因為其中一方過弱,不能抵御另一方的相剋。
就如土壤過少時,即使只是正常的樹木生長也承載不了。
這稱為”土虛木乘”
相侮,也稱為反侮。
是反向剋制。
是指其中一行過強,使原來克制它的一行不但不能克制它,反而受到反向克制。
如本來是”金克木”,但”木”過於亢盛,使”金”反被”木”所欺侮。
所以,如其中一行過弱,就會受到反克。
例如,原本是”木克土,土克水”。
但如果其中”土”太弱,就會出現”木乘土””水侮土”這兩種情況。
將五臟套入五行。肝屬木,脾屬土,腎屬水。
就是「脾」過弱時,會出現「肝氣犯胃」(脾胃同屬土)的症狀,胃痛、泄瀉、消化不良。
也會因為「土虛水侮」,腎水泛濫,出現水腫的症狀。
致於”母子相及”,是指”相生”關係中,母(生)子(被生)的異常狀況。
如水生木,水不足則無力生木。是為”母病及子”
但也有因為”子”過強,如木生火,而火過旺,耗木過多,
使木變得不足,再而生火無力。結果是”母子皆不足”。
中醫知趣(七)-五行 (1)
中醫知趣(七)-五行 (1)
/ 馬欣祺
http://ecivy.blogspot.com/
http://on.fb.me/ivyclinic
五行 (1)
五行是指構成世界的五種物質,其互相的運動和變化。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行的特性:《尚書.洪范》所說”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
“潤下”–有滋潤、向下流動、寒涼、閉藏的意思
“炎上”–有溫熱、向上發散的意思
“曲直”–是指樹木的枝條具有生長、柔和、能曲能直的特性。
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的意思。
“從革”–“從革”是指金是從土(礦石)經過變革而成。而金之質物沉重,常用於殺戮,
所以有沉降、肅殺、收斂等性質。
“稼檣”–“稼檣”是指種植、收獲谷物。引申為有生化、承載、受納的作用。
“土為萬物之母””土載四行”。在五行當中,”土”居中央,承載萬物,萬物都圍繞其中而運行。
五行有相生相剋: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這相生相剋的”制化關係”,維持事物生化不息的動態平衡。
但當平衡被打破,其中一行過強時,會出現”相乘””相侮”、”母子相及”的異常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