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偏方治百病?

民間傳說:偏方治百病?

時不時就會見到一些”秘方”、”偏方”、”神方”在網絡上流傳,說是某人祖傳、死前交托、治愈者不計其數、廣傳後世功德無量、
不論男女老幼….

一般轉載上會看到這幾種留言:”謝謝好心人轉載”、”別亂試,會害到人,中醫沒有治療癌症的”、”人家張貼出來是一片好心”、”當涼茶飲試試”、”反正到絕望時都要試試”…..

對於中醫”秘方”,總令人覺得會有”不能理解的神奇功效”。
以致大家都沒去追根究底查探虛實的動力。

沒錯中醫的理論博大精深,但有些基本規則是不能動搖的。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

以中醫角度來看,以上葯方只適合患病早期,身體有熱毒之病人。
如果中後期,體質虛弱,偏寒者,服用此方會頭暈、腹瀉,傷了腸胃正氣,
造成嘔吐、胃脹滯,令氣血更虛,更容易出現併發症,病情轉差。

轉載”秘方”者多數都是本著一番好意,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秘方”到合用的人手上,是好事。
用在不合用的人身上,卻是好心做壞事。

中醫治癌其實有千年歷史,古代中醫稱癌症為”癥瘕”(注1),意思為氣血瘀滯、形成腫瘤。
自古已有很多方藥用於治療癥瘕,其中”半枝蓮、白花蛇舌草”都是常用的藥。
但各二両就不是每個人都受得起。
年老體虛或幼童未必適合。
孕婦當然亦禁用。

以下這個據說是早年很流行的”阿樂抗癌十味方”
抗癌十味方
訶 子 ( 敲 碎 連 殼 ) 五 錢 、 薏 苡 仁 一 兩、 白 朮 一 兩 、 茯 苓 五 錢 、 蒲 公 英 五 錢 、 紫 藤 根 一 兩( 香 港 某 些 草 藥 房 有 售 。 大 陸 、 台 灣 均 有 出 產 。 如 無 法 買 到 , 則 以 「 紫 草 根 」 代 替 , 仍 為 一 兩。 ) 
急 性 子 五 錢 、 決 明 子 三 錢 ( 大 便 燥 結 , 可 加 至 七 錢 。 ) 
三 棱 五 錢 、 莪 朮 五 錢 。

以上,急性子、三棱和莪朮都是破血消癥的中藥,孕婦和月經過多者忌服。
如本身有貧血和患有出血傾向的病者都不宜用。
紫草根一兩,容易造成腹瀉。
此方藥性頗烈,年老體虛者慎用。



有人說:當涼茶飲又不會怎樣

這邊的藥方是朋友傳來問的,聽說是下火用的藥方,
一位朋友的母親飲了一劑,飲後嘔吐、心悸、頭暈。
因為這劑藥相當苦寒,脾胃稍虛的人就受不了。


以為五花茶很安全?

如果有G6PD缺乏症氏蠶豆症)的人飲了,可能會急性溶血,
出現貧血、休克昏迷的。
有一些中藥是患有這種病的人不能用的。
金銀花、黃連、梔子、珍珠、牛黃、柴胡、虎杖、丹皮、生地這些很常用的中藥,
對G6PD患者會有不良影嚮。

所以說,無論涼茶定”秘方”,都不可能是”男女老幼個個飲得”的。

秘方流傳,本是好意。但抄方者未必知醫師用意。
有時略有誤解或筆誤。
雖然未必會令病者致死,但也可能耽誤治病加重症候。
請各位服用前向中醫師查詢體質是否合用。

醫師馬欣祺
(ecIvy)
@長春藤

注1:
《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症瘕積痞痃癖疝諸證門》:凡治諸症積,宜先審身形之壯弱,病勢之緩急而治之。如人虛,則氣血衰弱,不任攻伐,病勢雖盛,當先扶正氣,而後治基病;若形證俱實,宜先攻其病也。經雲“大積大聚,衰其大半而止”,蓋恐過於攻伐,傷其氣血也。

《中藏经》
积聚症瘕杂虫论第十八
积聚、症瘕、杂虫者,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邪气并,遂乃生焉,久之不除也。或积或聚,或症或瘕,或变为虫,其状各异。有能害人者,有不能害人者,有为病缓者,有为病速者,有疼者,有痒者,有生头足者,有如杯块者,势类不同。盖因内外相感,真邪相犯,气血熏抟,交合而成也。
积者,系于脏也;聚者,系于腑也;症者,系于气也;瘕者,系于血也;虫者,乃血气食物相感而化也。故积有五,聚有六,症有十二,瘕有八,虫有九,其名各不同也。
积有心肝脾肺肾也,聚有大肠小肠胆胃膀胱三焦之六名也,症有劳气冷热虚实风湿食药思忧之十二名也,瘕有青黄燥血脂狐蛇鳖之八名也,虫有伏蛇白肉肺胃赤弱蛲之九名也。为病之说,出于诸论,治疗之法,皆具于后。

馬拉松,你適合跑嗎?

近年來參加跑馬拉松的人越來越多,
這個星期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渣馬”。

雖說跑步是有益身心健康的運動,
但近來參加馬拉松出意外的例子卻在增加。
跑至腳部拉傷、扭傷、關節痛的有,
甚至嘔心、頭暈、不適暈倒的也有。

事實上,有不少人是平常沒有鍛煉,
認為跑馬拉松很容易、湊熱鬧的一起去跑。

當然,沒鍛煉而又能跑完的朋友也很多,
結果越來越多人認為不用鍛煉也可以跑,
對馬拉松要注意的事項也就越鬆懈。

跑步,是四肢運動,
中醫說:脾主四肢。
所以脾胃功能好不好會影嚮運動能力,跑步的狀態。
吃過飽、煎炸油膩、生冷凍飲這些傷脾胃的都不該吃。
脾胃虛弱而感到胃脹、胃痛的不宜長跑。

跑步所須:精力。
中醫說:腎藏精
腎之精氣的人的生命力的根本。
而充足又合時的睡眠是養精的基本。
所以經常睡眠不足又或慣性凌晨一時後才去睡的朋友,
不太適合做劇烈運動。
過勞而被虛耗的精氣要補回來是很漫長的過程。
天天如行屍般魂不附體的行動,可不是有趣的。

還有長跑運動中非常重要的,筋腱。
中醫說:肝藏血,肝主筋
肝血不足則無法滋養於筋。
除了容易發生抽筋,
疆硬的筋腱減低了肌肉的彈性,
使筋腱特別容易拉傷、扭傷,甚至損害關節。
那怎樣看出來肝血是否不足?
指甲薄、脆、蒼白,眼乾眼矇都是肝血不足的症狀。
肝血不足的成因很多時也是睡眠不足、太夜入睡。

綜合以上:
希望各位能以保重自己身體為前提去參加運動比賽,享受比賽。
別太掉以輕心。
筋腱傷一次,可能要治療十次八次。
過勞虛耗的五臟失調也可能要好天甚至好幾個月才調得回來。

要保護筋腱,記得要勤拉筋,
每天的柔韌訓練是減少損傷的重要一環。
清淡飲食,早晚早起,是長跑運動的基本功。

還有,別吸煙。

謝謝。

恭賀新禧! 新春大吉之 大吃大喝後的調養

恭賀新禧!!

長春藤中醫館祝賀各位龍馬精神!笑口常開!

本醫館今年會繼續努力為大家服務,提供中醫診症、針灸、推拿服務,歡迎查詢。

各位新年過得怎樣呢?
吃吃喝喝跟大伙兒聚會,是相當快樂的。
長春藤醫師也跟家人一起相聚了幾天,感到很幸福。

當然,美食當前,怎能不吃。
年糕、蘿蔔糕、點心、牛扒、朱古力……
真的是,一個飽到不行。

食滯了飽脹不適該怎辦?

開胃消滯湯
山楂10g,神曲10g,谷芽10g,麥芽10g,瘦肉適量
脹氣多可加陳皮,肚瀉者可加苡米、淮山。
進食生冷過多者宜加薑三片。

普洱茶
飽滯者可加陳皮、山楂,
牙肉腫痛燥熱者可加菊花,
飲酒多者可加葛花

水果
奇異果:能促進腸蠕動,減少腸胃脹氣的發生
蘋果:豐富果酸和果膠,通便又能止瀉
木瓜:木瓜酶能分解肉食,健胃平肝

穴位
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健脾胃,消滯化濕。
內關: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兩肌腱之間。胸悶、嘔吐、胃痛用。
天樞:腹部臍中旁兩寸。腹痛、肚瀉、便秘用。
針灸或推拿、按壓穴位都有幫助舒緩不適。

 

懂得吃,就能吃得更開心更好。

放縱了幾天,就更要好好保養一下。為了將來能繼續開懷享受美食,早點學懂調養是必要的。中醫認為脾胃是很重要的,是人體的後天之本。氣血都從脾胃生成。脾胃不好不只是腸胃不適的問題,那可是全身的影嚮。

以上的湯水茶果可緩解一時飽滯,但如果脾胃經常受捐長期過勞,就不是以上方法能解決了。請找醫師診治,以針灸、中藥好好調理。

轉季,請注意!

中秋長假過後,口乾、腸胃不適、鼻敏感的人明顯增多。
皮膚過敏、乾燥亦特別容易出現。

其實大家都懂得的,這就是”轉季”。

秋天屬金,秋燥最易影嚮肺臟。
而肺主皮毛,肺司呼吸,肺與大腸相表里,
所以轉季之際,皮膚病和呼吸道毛病發作得更明顯,
也容易腸燥便秘。
另外金燥之氣剋肝木,使肝火虛火上升,也會造成失眠。

為甚麼有些人沒問題,有些人一轉季就百病纏身?
這是適應力的問題。
人體的氣血充足,則臟腑運作良好,調節反應會較快和優良。

所以若每逢”轉季”身體都有問題,
就要好好注意一下。
有些朋友會以為”轉季”必病是人之常情,
有些人會說:”唉,每次轉季都一定係咁架啦!”
但事實上不然。
有適當的調理,是不必受這些困擾的。既影嚮工作,又影嚮生活。

秋之初,讓我們先吃些潤燥美味食品:
百合雪梨燉雪耳—潤燥安神
雪梨蘋果湯 — 潤腸健腸胃
杏仁露、合桃露 —潤澤肌膚、潤肺補腎
熱薑蜜 –驅寒補氣
又可用花旗參、淮山、麥冬、玉竹等煲湯滋陰健脾。

好好享受秋日的神清氣爽吧!

醫師馬欣祺
(ecIvy) 
@長春藤

點解要針灸?

點解要針灸?

對於針灸的印象,多數人只知道用來治療痛症。
當我說可以用針灸來治感冒、失眠時,
很多時聽到的反應是乜針灸可以醫感冒咩?
其實針灸與中藥都同樣是治療方法,
都是調動身體的氣血、驅除外邪(風寒暑濕燥火)
疏通經絡,調和臟腑來達到治病的效果。

而且針灸治療不像服藥須經腸胃消化吸收,所以效果可以更快。
在感冒發燒頭痛、咽喉痛時,可以針風池、 大椎、合谷。
感冒咽痛嚴重時,在拇指、食指的少商、商陽穴輕刺一下,
擠出幾滴瘀色的血,咽痛能即時舒緩。
這是因為感冒時在肺經、大腸經有鬱熱,針刺這兩經絡的「井穴」能瀉熱清火,
可即時減輕咽喉的熱腫不適。
(不過咽痛也有很多不同成因,須確定是肺、大腸經積熱才可用此方法,
請找註冊醫師診療,請勿隨便亂試。)

經絡穴位就像我們身體各個系統的開關制。
只要運用得宜,很多內科病痛都可以治愈。
失眠可用三陰交、內關、大陵、太沖、脾俞。
腸胃病可用足三里、中脘、天樞、陰陵泉。
經痛、經期不定可用歸來、地機、三陰交……

治療時還是要因應體質症狀來「配穴」,跟配藥一樣,
配穴也是有規矩原則跟從的。

當然也有不適合針灸的情況,如醉酒、過度勞累、過度飢餓、
情緒激烈時都不應進行針灸。而孕婦亦須特別注意針灸的穴位。

醫師馬欣祺
(ecIvy) 
@長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