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慢性疲勞綜合症?

“經常都好攰。”
“無論瞓幾多都好攰”
“經常周身痠痛”
“半年病左幾次”
“瞓得麻麻地,成日瞓完都好似無瞓過咁”
“越來越無記性呀”
“唔知點解成日喉嚨痛/頭痛”

慢性疲勞綜合症:長期間(連續6個月以上)原因不明的強度疲勞感覺或身體不適。以上七項,你又中左幾多項?

過了三十歲以後,覺得體力越來越差,動不動就覺得疲倦,周身痠痛,記性和集中力轉差。仲要成日病。除此之外,再加上長期面青青,手凍腳凍,心慌慌,腸胃失調(胃痛肚痛胃脹肚瀉胃酸倒流等)。更嚴重的是,連放假去旅行都覺得攰。或者一放假就病。

慢性疲勞綜合症的症狀千變萬化,但最主要還是長期覺得無力無精神。排除了其他疾病影響(癌症、內分泌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以上問題,可以說都關乎一個字-「虛」(也可以說是- 「虧」)。中醫歸入「虛勞」範圍。「血虛」、「氣虛」、「腎虛」都是香港最常見的問題。

血虛不分男女都有

先說說血虛,血虛雖說女士多見,但也不是女士獨有的問題,近年發現很多男士都血虛。大概跟用眼過度”久視傷血”有關。很多人除了工作時用電腦,其餘時間都在玩手機,雙眼用神過久,傷肝傷血。(所以不要再問我點解男士都要食當歸。那是因為你真。的。需。要!!)

血虛除了易倦之外,還可能伴隨以下症狀:

  • 睡眠差,可能難入睡、易醒、夢多
  • 心悸,易不安
  • 手凍腳凍。(但如果同時有陰虛燥火可以變成手腳發熱)
  • 頭暈
  • 視力減退
  • 皮膚乾/癢
  • 女子月經過少/月經經期前後不調
  • 情緒低落
  • 脫髮

以上症狀,中了超過四項就已經是中度至重度血虛了。而嚴重的血虛,會繼續拖累身體其他臟腑運作,繼而心、肝、腎都虛。而臨床上亦多見血虛者同時出現情緒病的問題,也容易陷入「睡眠差-疲倦-身體機能下降-血虛-睡眠差」的惡性循環。
越拖,就只是越來越多的問題打亂日常生活。

 

別期望吃個一兩個月的紅棗、黑豆就能救你。要解決問題,需要重新調整生活節奏,放慢腳步,認真調補一下。

還有,減少玩手機。

小改變,大改善(二)之明天的頭髮

小改變,大改善(二)之明天的頭髮
“你d頭髮好似稀薄左喎!”
以上呢句說話,不論對男女都有一定殺傷力。
朋友J頭髮小心翼翼將前額頭髮整理好,
遮掩額角的髮線。
“醫生話我壓力太大所以脫髮喎,就我又唔覺自己好大壓力呀…”
“嗯…”的確朋友J食得好、訓得好,又無乜其他身體不適。
“咁點解會脫髮呀?”
找不到原因,但頭髮一天一天變少才是最令人困擾的。
其實頭髮的生長和肝腎有很大關係。
而肝腎的能力,跟休息時間、休息是否足夠有很大關係。
所以,元兇就是”休息不足、睡眠質素不好”
“咁點算呀?”
補救方法當然有。首先,不要怕掉頭髮就不梳頭。
每天早上用刷梳輕輕刷刷頭皮,能促進血液循環,通經活絡。
按摩頭頂百會穴、四神聰和腰背的腎俞、腳上的足三里、太沖。
另外,黑芝麻、核桃、黑豆、枸杞都有補腎作用,對頭髮生長有幫助。
減少食肉,可以減輕身體負擔,頭髮自然都健康d啦。
百會:頭頂正中線前髮際後5寸處,約當兩耳尖直上頭頂中央
四神聰:位於頭頂正中,百會穴前後左右各相去一寸處,共計四穴。
腎俞: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約與肚臍同水平。
足三里: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緣外一寸。
太沖:足背第1~2腳趾之間後方凹陷處,趾縫後二寸。
醫師馬欣祺
(ecIvy)
@長春藤

中醫知趣 – 生活小提示

有頭痛、頸痛問題?鼻敏感?經常流鼻水鼻塞?脫髮?腸胃問題?胃脹胃氣?飽飽滯滯?便秘?失眠?

吹頭髮

小時候都聽老人家說,洗完頭不吹乾頭髮會頭痛。事實上,讓濕頭髮覆在頭頸上容易令濕氣寒氣停留在頭頸的經絡,造成經絡的阻塞。只要吹乾頭髮,晚上用熱風吹暖腦後、頸背的位置,頭頸痛、鼻塞鼻水的情況一定會有改善。

梳頭

有些容易掉頭髮的人很怕梳頭,怕會越梳越掉更多頭髮。其實剛好相反!! 梳頭能刺激頭部經絡,促速血液循環,輸送營養到頭髮,令頭髮保持健康。 當然梳頭動作要輕柔一點,別用力拉扯,再輕輕按摩一下頭皮就好。

吃早餐

「早餐好、午餐飽、晚餐少」。在外國也有廣為流傳的俗語:像國王那樣吃早餐,像王子那樣吃午餐,像乞丐那樣吃晚餐。

一日之始在於晨,早上是脾經胃經氣血充盛的時間,所以早餐要吃五穀類,激活經絡,這麼人的一天才有精神。

午餐重質不重量,但也要吃飽,才有氣力應付餘下一天所需。

晚餐要清淡。因為晚上我們的身體已經進入休息維修的時間,氣血應該由腸胃調動到肝、腎。但如果晚餐吃太多太油膩,腸胃休息不足之餘還影嚮了其他臟腑的功能,令第二天特別疲倦。

晨起喝水

晨起喝水一方面可以補充身體代謝失去的水分,另一方面又可以洗滌、清潔已排空的腸胃,有利於胃腸生理功能的發揮。對於皮膚健康也有幫助。

晚上泡腳按腳

人的雙腳是人體的三條陰經和三條陽經交匯之地,所以用熱水泡足,不僅可祛寒防病,而且泡暖雙足再按足心湧泉穴,可使足上經脈通暢,促進氣血運行和新陳代謝,加快下肢血液循環,消除因一天工作所帶來的下肢沉重感和全身的疲勞,促進睡眠和祛病強身,都很有幫助。

中醫知趣(十六)-腎虛?

中醫知趣(十六)-腎虛?

/ 馬欣祺
http://ecivy.blogspot.com/
http://on.fb.me/ivyclinic

有不少朋友常因頭髮問題而苦惱,
更有朋友因頭髮問題而被誤認是「叔叔輩」,
無端端老了十年,極為無奈。

但每次當我說頭髮問題與「腎虛」有關,
總會惹來一陣驚慌。

甚至有女性朋友很驚訝地問,「女人都會腎虛嗎??」

「腎虛」這兩字總是令人感覺很不安、好像一定是生殖功能有問題。

但其實中醫的「腎」作用的範圍是很大的。
「腎」主宰人體的生長發育、老化過程,泌尿系統、
也影嚮頭髮生長、聽覺、骨骼,
甚至我們的精神、思維、記憶力都受「腎」的影嚮。

為甚麼老人家都白髮脫髮、聽覺差、骨頭脆、小便多、反應慢、甚至癡呆?
都是因為「腎虛」。

「腎」為先天之本。從出生開始便慢慢消耗、衰減,所以人都會老化。
但過度勞累、過度用腦、飲食不節都會「傷腎」,使我們提早、加速老化。
這就是中醫為甚麼常說要「補腎」的原因。

「腎」是「先天」的,所以「腎」強不強健,跟遺傳有關係,
跟母親懷胎時的體質狀況也有關係,所以有些人是天生「腎虛」的。

「腎」會一直慢慢消耗,但其實我們有「後天之本」去滋養我們的腎,那就是「脾胃」。
所以「脾胃」好的人,「腎」的衰弱也會減慢,我們的老化也會減慢。

中醫說「補腎,固本培元」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