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原因

問診時,有時我會問:「有沒有心慌心跳的感覺?」有些人會答:「吓,個個人都有心跳架啦」

其實心慌心跳,亦即是心悸,沒有親身感覺過的人可能不太會明白,但經歷過的人就會知道,那是一種沒由來的心跳加快或心跳得很大力的感覺,就好似”個心跳左出來”或好似奮力跑完一百米那樣心臟劇烈跳動(明明就甚麼都沒做),可能會同時伴隨一種莫名的驚慌感,即使甚麼都沒做,飯後或準備睡覺時都可能突然出現。心悸時會覺得疲倦乏力,但又會有失眠,難以入睡的症狀。

病情嚴重者會持續終日心悸,甚至會有頭暈眼花,胸悶氣喘的情況,亦稱為怔忡。有些人亦可能會出現驚恐焦慮的症狀。

心悸的原因和治療

最常見的原因是 1. 心血虛和 2. 陰虛火旺。女仕多見心血虛,心悸頭暈乏力同時出現,原因是整體血氣不足兼思慮過多,或受情緒困擾多煩惱。治療上用歸脾湯和生脈飲養心補血,都有很好的效果。

陰虛火旺則無論長者或青壯年都會出現,主要原因是”唔夠瞓/瞓得唔好”,心悸煩躁身熱同時出現。治療上可用天王補心丹或炙甘草湯滋陰養血。

此外,還有心陽不足,心膽氣虛,氣滯血瘀,痰濕阻滯,水氣凌心等等病因。每一種都有對應的方藥治療方法。

而治療心悸,除了服用中藥,也可以針灸治療,大陵、內關、神門、少衝、膻中等穴位都可以治療心悸,再隨體質和其他症狀配合行氣活血、化瘀袪濕的穴位。

要注意,如果長期心悸,胸悶胸痛,頭暈,休息後亦不能緩解,應去醫院詳細驗查心臟是否有器質性病變(冠狀動脈狹窄,心瓣膜缺損,心肌肥大等)。

預防心悸

日常生活除了要有充足睡眠,可多吃些養心安神補血滋陰的食物如蓮子、百合、龍眼肉、甘草、酸棗仁、枸杞子、桑葚,並避免煎炸燥熱食物及咖啡、濃茶、酒這些刺激性的飲品。

以下三點亦請記住:

1. 多做一些拉筋動作放鬆身體

2. 別勉強自己,過勞很傷身

3. 運動雖好,但如睡眠不足請勿勉強做重負荷的運動。

多做深呼吸,留些時間給自己放空,

甚麼都不想,甚麼都不做,給予身心靜下來的時間。

 

失眠

失眠和睡眠質素差都是給人帶來相當大傷害的問題,除了身體上的疲勞和臟腑功能減弱,還同時令人精神衰弱和心理壓力倍增。

睡眠本該是一天當中最舒服放鬆的時間,但有失眠問題的人卻是惡夢般的痛苦時間。嚴重的甚至入房看到睡床已感恐懼。明知身體很需要休息,卻完全無法入睡的無奈令人更感孤單。

特別容易出現失眠問題的人主要以女仕和老人為主,但近年輕人和男仕的比例也開始增多,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你想知道嗎?

中醫看失眠

失眠常見類型有: 

  1. 心血虛 /氣血兩虛: 血虛不足以養心,心神不寧,心中有空盪盪的感覺,難以入睡,容易無端出現心慌心驚心跳,健忘。
  2. 肝火上擾: 壓力大/ 用腦過度,腦中意念轉來轉去停不下來而睡不著。可伴有煩躁,頭暈頭痛,口乾口苦。
  3. 脾胃滯滿: 脾胃虛弱但又太夜食飯,不小心食多了或食錯難消化食物,胃氣脹滿”頂住”而無法平卧入睡。
  4. 虛熱/ 心腎不交: 通常見於長者或長期虛勞者。常有手足心熱,半夢半醒,似睡非睡,心煩健忘,疲倦乏力。

中醫治療失眠無論中藥還是針灸都有很好的效果。以針調節經絡之氣,安神降火,疏肝和胃。配以養血清肝,補脾胃促消化,滋陰補肝腎等配合各種體質的中藥治療,治療失眠同時調補失衡的臟腑。

心病還須心藥醫,有情緒困擾、抑郁、焦慮、壓力過大的朋友,還可在針灸的同時嘗試催眠舒緩治療,更可轉介情緒輔導,解心結。

至於食療方面,蓮子、百合、大棗、龍眼肉都有清心養心安神作用,可以作為輔助養生食品,但最重要還是要清楚自己的體質和失眠的類型,才可以對症下藥。臨床上只要對症,甘麥大棗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歸脾湯,一貫煎等都可以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失眠是可以治療的,別再孤單地輾轉反側。

 

簡單健身法

很多人愛問”我既體質食咩好?””可以做咩改善?”

一般我都會儘量想一些簡單食材或動作,如下面這些:

血虛:黑豆、黑芝麻、紅豆、桑椹
腎虛:黑豆、合桃、黑芝麻
脾虛:山藥、薏苡仁
#所謂食療是以月為單位的慢慢持續吃
#吃十天八天是沒用的

肩頸痛:頸部左右前後拉伸每邊十次
腸胃脹滯便不暢:敲帶脈
腰腿痛:腿部背部拉筋
失眠:按摩心經、晚上泡腳
鼻敏感:多曬太陽、運動出汗
#每天幾分鐘
#不持之以恆是沒有用的

治療調理身體,起初靠醫師診斷治療緊急症狀,但最終還是要靠你自己的努力健康才能長久。

很多時,病能不能真正”斷尾”,其實都要看你自己願不願意作出努力。

#想身體好要靠自己
#持之以恆

抑鬱症的調治

 

近年因精神緊張、壓力太大而情緒失調的人越來越多。每個人都有機會患上抑鬱症,亦無法選擇。

抑鬱症是情緒病中的一種,指長期的超過情緒低落,情況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甚至引發身體上的各種不適。不過臨床亦有因為身體長期的不適而引發抑鬱的個案。以下為抑鬱症的主要症狀:(http://www3.ha.org.hk/camcom/channel.aspx?code=main-symptoms):

  1. 情緒低落、煩躁、經常發脾氣
  2. 悶悶不樂、失去對事物、活動的興趣,如運動、打遊戲機或以往喜愛的活動
  3. 食慾不振、暴食或體重驟降/驟升
  4. 很難入睡、拒絕起床返工返學、早醒或渴睡
  5. 行動遲滯或說話/行為表現比平時激動
  6. 感到疲累乏力或無精打采
  7. 專注力下降、失去學習動機
  8. 容易過份內疚、自責或覺得無人喜歡自己
  9. 反覆有死亡、自殺念頭,寫遺書或把自己最愛的物件送給別人

中醫看抑鬱

中醫學說中,五臟的氣血盛衰與人的精神心理活動有互相影響的關係。《黃帝內經》:”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神、魄、魂、意、志」就是指人的各種精神心理活動。故此五臟氣血虛,會有心神恍惚、魂不守舍、意志消沉、魄力不足的現象。

五臟虛損日久,就會出現無法自控的抑鬱、焦慮、緊張等症狀。並且因為氣血虛,容易感到疲倦無精神,同時會有心慌、食慾不振、睡眠質素差的問題。身體的不適會加重患者的壓力和焦慮,使身體狀態每況越下。

中醫治抑鬱

治抑鬱中醫多從治肝入手,因肝臟與情緒互相影響特別明顯。先以疏肝理氣解鬱的中藥方劑如柴胡疏肝散、逍遙散,再配合不同的症狀用藥。食慾不振胃脹胃痛者輔以香砂六君子,睡眠差者輔以酸棗仁或甘麥大棗湯,激動不安者可配柴胡加龍⻣牡蠣湯,都有可明顯改善。長遠配以補氣益血,調和五臟的中藥,可望提昇患者的整體狀態。

同時針灸亦可用於疏通經絡,調和五臟。針灸穴位:百會、神庭、內關、神門可安神助眠,配足三里以調脾胃、三陰交滋陰補脾、太冲疏肝經。用針灸調節六經陰陽氣血,可有效改善頭暈頭痛、腸胃不適、失眠、身痛等症狀。氣血流動順暢,則心神安定,抑鬱可愈。


心病還須心藥醫

抑鬱可有多個原因,除了身體氣血五臟引起的症狀,也有可能是一些心結未解,思緒陷入困擾而耗傷心血。困擾是人皆有之。所以身邊人的理解和支持也很重要。
如能有傾訴對象當然最好。如有些話不方便跟熟人說,醫師樂意傾聽並保守私隱秘密。

如果心裡真的有很多話想說,又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說起,
可找Tim Sir (https://www.facebook.com/mrkingstimothy) 傾一下。他是非常有耐心的專業輔導人員,和他傾談可以放心。

另外,催眠亦是可以參考的方法。事實上,雖然一般人對催眠認識不多,但其實那並不是甚麼神神怪怪的秘技,催眠輔導是幫助人尋找解心結的方法。香港催眠輔導中心:https://www.facebook.com/HCCHK/

醫院管理局- 抑鬱測試:
http://www3.ha.org.hk/camcom/channel.aspx?code=depression-test

針灸知多d

對於針灸聽說的人多,嘗試過的人少。
關於針灸,你了解多少呢?

1. Q: 針灸是不是很痛?
    A: 入針破皮時的確會痛,但因應針不同的位置和針的粗幼有不同的感覺。
         “俗語十指痛歸心” 所以針越接近手指、指尖痛覺會越明顯,而背部、手臂外側、臀部的感覺沒那麼靈敏,如果針不特別粗,入針又快的話,是有可能感覺不到痛的。

2. Q: 針好長好恐怖呀,係咪好危險?
    A: 針的長短是根據所針位置去選擇的,肌肉薄的位置自然是用短針、肌肉豐厚的位置用長針。頭面部用的針非常短,而且針是不可能穿過骨的,所以針頭部其實很安全。

對於一些特別部位如後頸、肺部附近、重要臟腑附近的入針深淺是有嚴格規定的,一般會用斜刺淺刺的手法,以不傷內臟為最重要的守則。這方面大多數醫師比你更著緊,請放心。也請各位在已入針後別亂動,以免針移位。

3. Q: 針越長越痛?
    A: 針的長短其實跟痛覺無明顯關系。(好吧,心理上會覺得痛些是正常的)。其實針只是破皮的瞬間刺痛,然後入針後到特定穴位會有痠麻脹痛。如果沒針到特定穴位,無論針入1cm還是3cm都是感覺不到痛的。

4. Q: 針灸可以醫咩病?
    A: 除了大家都比較聽說得多的中風後遺症和各種急慢性痛症,其實針灸可以治各種內科病包括傷風感冒、腸胃不適、失眠、頭暈、月經不調…..因為針灸治病其實跟用藥一樣,可以透過穴位調整臟腑機能,穴位在不同的所屬經絡皆有各自屬性和特性,有五腧穴、原穴、絡穴、郄穴、募穴、俞穴、八會穴、交會穴等等,這些特性可以通經絡、補虛瀉實、調氣血、袪寒瀉熱、化痰袪濕、滋陰止咳、安神定驚、止痛止暈….
因此針灸除了治痛症,治其他各種病症都非常有效。鼻敏感、鼻塞、濕疹、皮膚敏感等都可以針,只要對症根據體質和症型挑選穴位就能治療。

5. Q: 點解針灸要用電?係咪好危險?
    A: 針灸用電是近代的輔助治療手法,用微電流刺激穴位和肌肉增強針感,也增加肌肉血液循環,有助放鬆肌肉或幫助肌肉活動。但不是每一種病都適合用電,有些病症適合安靜放鬆如失眠頭痛頭暈等針灸時安靜放鬆更好。但對於肌肉僵硬疼痛的治療,用電效果相當不錯。
要注意的是,相當虛弱的老人、裝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情緒易緊張害怕的都不宜用電。

電針機的電流很微弱,除上述不宜用電的病症或人群之外,一般沒有特別危險。醫師調校電流大小時,以有輕微感覺震動為宜,感覺能放鬆不會很痛就可以了。所以感覺可以了就請跟醫師示意。有力度過大或不適也請即時告訴醫師。

#針灸  #針灸可治療內科病  #中風  #痛症  #電針  
#如有其他問想的問題可告訴我
#希望大家多了解針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