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心悸、胸悶、呼吸不暢怎辦?

 

無論係「長新冠」或打針後,都有越來越多呼吸不暢、心悸、失眠、胃脹納差既病人出現。

於靜態坐著、用餐或睡覺時,心跳無端急促跳動(每分鐘超過90),又或心跳感覺異常用力(感覺尤如狂奔百米後),胸口好像被壓住一樣,要用力呼吸。
但入院檢查卻完全無發現,只被告誡「唔好咁緊張」。「你可能係焦慮、自律神經失調」。

這些症狀很困擾生活,而醫院很可能會給你減慢心跳藥、安眠藥、鎮靜劑、肌肉鬆弛藥、胃藥。
雖然症狀暫時緩解,卻會感覺極疲倦。

中醫看心悸其實大致可分兩類,一類偏燥熱,心肝火旺,容易感覺熱,失眠或易驚醒。一類偏氣虛血弱,怕凍,易攰,頭暈,胃口差。也有兩類混合的,需要醫師診斷。
從中醫角度看是需要調理的,因為捱下去只會令身體越來越疲勞,心理負擔也會增加。放著不管是很難會自動好轉的,因為腸胃變差和睡眠差已令身體陷入惡性循環。
而天氣轉變、捱夜、過飽、飲咖啡因飲品、經期、進食燥熱食物都有機會令症狀再加重。

平衡陰陽,滋陰清熱,補氣養血,行氣活血,從多方面調整,令身體重新順暢運作,同時可用中藥改善睡眠和腸胃,令身體得到充足休息和營養,症狀就自然會消失。

如果有以上症狀,請儘快找相熟醫師查詢

心悸的原因

問診時,有時我會問:「有沒有心慌心跳的感覺?」有些人會答:「吓,個個人都有心跳架啦」

其實心慌心跳,亦即是心悸,沒有親身感覺過的人可能不太會明白,但經歷過的人就會知道,那是一種沒由來的心跳加快或心跳得很大力的感覺,就好似”個心跳左出來”或好似奮力跑完一百米那樣心臟劇烈跳動(明明就甚麼都沒做),可能會同時伴隨一種莫名的驚慌感,即使甚麼都沒做,飯後或準備睡覺時都可能突然出現。心悸時會覺得疲倦乏力,但又會有失眠,難以入睡的症狀。

病情嚴重者會持續終日心悸,甚至會有頭暈眼花,胸悶氣喘的情況,亦稱為怔忡。有些人亦可能會出現驚恐焦慮的症狀。

心悸的原因和治療

最常見的原因是 1. 心血虛和 2. 陰虛火旺。女仕多見心血虛,心悸頭暈乏力同時出現,原因是整體血氣不足兼思慮過多,或受情緒困擾多煩惱。治療上用歸脾湯和生脈飲養心補血,都有很好的效果。

陰虛火旺則無論長者或青壯年都會出現,主要原因是”唔夠瞓/瞓得唔好”,心悸煩躁身熱同時出現。治療上可用天王補心丹或炙甘草湯滋陰養血。

此外,還有心陽不足,心膽氣虛,氣滯血瘀,痰濕阻滯,水氣凌心等等病因。每一種都有對應的方藥治療方法。

而治療心悸,除了服用中藥,也可以針灸治療,大陵、內關、神門、少衝、膻中等穴位都可以治療心悸,再隨體質和其他症狀配合行氣活血、化瘀袪濕的穴位。

要注意,如果長期心悸,胸悶胸痛,頭暈,休息後亦不能緩解,應去醫院詳細驗查心臟是否有器質性病變(冠狀動脈狹窄,心瓣膜缺損,心肌肥大等)。

預防心悸

日常生活除了要有充足睡眠,可多吃些養心安神補血滋陰的食物如蓮子、百合、龍眼肉、甘草、酸棗仁、枸杞子、桑葚,並避免煎炸燥熱食物及咖啡、濃茶、酒這些刺激性的飲品。

以下三點亦請記住:

1. 多做一些拉筋動作放鬆身體

2. 別勉強自己,過勞很傷身

3. 運動雖好,但如睡眠不足請勿勉強做重負荷的運動。

多做深呼吸,留些時間給自己放空,

甚麼都不想,甚麼都不做,給予身心靜下來的時間。

 

貧血VS血虛?

“我有做過體檢,報告話我無貧血架” – 看工作細胞認識身體運作都幾有趣架!

有時幫病人診症後,告訴他們有血虛,他們會告訴我身體檢查明明沒有貧血,為甚麼會”血虛”?

其實,貧血和血虛是不同的概念。評估貧血一般是以紅血球細胞濃度 (red blood cell, RBC)、血色素 (Hb) 作為指標。男性正常的紅血球細胞濃度標準為400-600萬/UL、女性正常標準為380萬-550萬/UL;血紅素男性正常標準為14-18 g/dL、女性正常標準為12.5-16 g/dL。一般評估貧血,都是在身上的靜脈抽取3-5ml血去檢測血中的紅血球細胞濃度。

但中醫說的血虛與否,是在評估你的全身血量是否足夠令身體運作正常。打個比喻,貧血的檢測是在一間公司中打開一個房間,數數裡面有多少人在。中醫的血虛評估,是在檢查整間公司,從每個部門的工作效率去估計整體有多少人在工作,是否足夠,從而評估血量是否足夠。如:

  • 眼部有神、面色紅潤、沒有頭暈:代表頭部血量夠;
  • 四肢溫暖、皮膚有光澤、肌肉有彈性:代表四肢肌肉外在血量夠;
  • 五臟功能正常、六腑運作正常:代表內在血量夠

所以有些人面色紅,但皮膚暗啞無光,腸胃正常,但有心慌心悸,即仍是有血虛。
五臟六腑缺血時各有不同症狀。血虛不一定是全部症狀都有,可以是只有部份虛(就如一間公司也會有一個部門缺人,另一些部門沒問題的情況,但有一個部門長期缺人,拖慢效率或經常出錯,最終亦會影響全公司。)

所以說,貧血和血虛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血虛是指,你身體裡的血,不足以支持你身體各部份正常運作,導致有問題出現。那沒有血虛就代表沒病嗎?當然沒那麼簡單了。下回再說:”氣血足為甚麼身體還是不好?”

貧血

貧血診斷標準可根據血紅素量(Hemoglobin)或血容比(血細胞壓積)(Hematocrit; Hct)。 在男性血紅素正常是130-140 g/L(13-14 g/dL),但女性正常是120-130 g/L(12-13 g/dL)。在男性血容比正常是41-50%,但女性血容比正常是36-44%。

抑鬱症的調治

 

近年因精神緊張、壓力太大而情緒失調的人越來越多。每個人都有機會患上抑鬱症,亦無法選擇。

抑鬱症是情緒病中的一種,指長期的超過情緒低落,情況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甚至引發身體上的各種不適。不過臨床亦有因為身體長期的不適而引發抑鬱的個案。以下為抑鬱症的主要症狀:(http://www3.ha.org.hk/camcom/channel.aspx?code=main-symptoms):

  1. 情緒低落、煩躁、經常發脾氣
  2. 悶悶不樂、失去對事物、活動的興趣,如運動、打遊戲機或以往喜愛的活動
  3. 食慾不振、暴食或體重驟降/驟升
  4. 很難入睡、拒絕起床返工返學、早醒或渴睡
  5. 行動遲滯或說話/行為表現比平時激動
  6. 感到疲累乏力或無精打采
  7. 專注力下降、失去學習動機
  8. 容易過份內疚、自責或覺得無人喜歡自己
  9. 反覆有死亡、自殺念頭,寫遺書或把自己最愛的物件送給別人

中醫看抑鬱

中醫學說中,五臟的氣血盛衰與人的精神心理活動有互相影響的關係。《黃帝內經》:”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神、魄、魂、意、志」就是指人的各種精神心理活動。故此五臟氣血虛,會有心神恍惚、魂不守舍、意志消沉、魄力不足的現象。

五臟虛損日久,就會出現無法自控的抑鬱、焦慮、緊張等症狀。並且因為氣血虛,容易感到疲倦無精神,同時會有心慌、食慾不振、睡眠質素差的問題。身體的不適會加重患者的壓力和焦慮,使身體狀態每況越下。

中醫治抑鬱

治抑鬱中醫多從治肝入手,因肝臟與情緒互相影響特別明顯。先以疏肝理氣解鬱的中藥方劑如柴胡疏肝散、逍遙散,再配合不同的症狀用藥。食慾不振胃脹胃痛者輔以香砂六君子,睡眠差者輔以酸棗仁或甘麥大棗湯,激動不安者可配柴胡加龍⻣牡蠣湯,都有可明顯改善。長遠配以補氣益血,調和五臟的中藥,可望提昇患者的整體狀態。

同時針灸亦可用於疏通經絡,調和五臟。針灸穴位:百會、神庭、內關、神門可安神助眠,配足三里以調脾胃、三陰交滋陰補脾、太冲疏肝經。用針灸調節六經陰陽氣血,可有效改善頭暈頭痛、腸胃不適、失眠、身痛等症狀。氣血流動順暢,則心神安定,抑鬱可愈。


心病還須心藥醫

抑鬱可有多個原因,除了身體氣血五臟引起的症狀,也有可能是一些心結未解,思緒陷入困擾而耗傷心血。困擾是人皆有之。所以身邊人的理解和支持也很重要。
如能有傾訴對象當然最好。如有些話不方便跟熟人說,醫師樂意傾聽並保守私隱秘密。

如果心裡真的有很多話想說,又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說起,
可找Tim Sir (https://www.facebook.com/mrkingstimothy) 傾一下。他是非常有耐心的專業輔導人員,和他傾談可以放心。

另外,催眠亦是可以參考的方法。事實上,雖然一般人對催眠認識不多,但其實那並不是甚麼神神怪怪的秘技,催眠輔導是幫助人尋找解心結的方法。香港催眠輔導中心:https://www.facebook.com/HCCHK/

醫院管理局- 抑鬱測試:
http://www3.ha.org.hk/camcom/channel.aspx?code=depressi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