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講針灸、拔罐、刮痧

分別和應用
針灸:
應用最廣泛,除了痛症之外,針灸能夠調節人體的氣血臟腑,所以內科的病症也可以應用,包括腸胃(胃脹、胃痛、肚脹、肚瀉、肚痛等),婦科問題(經痛、調經),頭痛、頭暈,睡眠障礙,自律神經失調等,都有良好效果。針灸在治療痛症時能深入患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通經活絡,消炎止痛的效果。
所以針灸比拔罐刮痧的效果強,可以說大部份的痛症、麻痹都可以用。只是惟一問題是針灸始終入針時會有刺痛感(視乎針的部位,有些位置比較痛,有些比較輕微)。
拔罐:
多數用於背部,或肌肉比較大片的位置。拔罐可以幫助放鬆筋膜肌肉,袪濕、驅風、驅寒。當感到腰背痠痛、身體痠攰濕重時可以拔罐。
不過坊間有時見到拔罐拔到整個背紫紫黑黑,這不是適當的做法。其實拔罐會消耗氣血,拔罐過多和拔得過度用力,一味追求拔出紫黑色印是不對的,這只會令身體過於消耗而更疲倦。拔罐應該拔主要的穴位或特別痠痛的肌肉就可以了,拔完後出現鮮紅色印是身體有燥熱、暗紫色印是血液流通不暢或有陳年舊傷、出現水氣或小水泡是身體濕氣過重,沒任何印的可能是身體氣虛,濕或瘀無力浮出,需要作內科調理。
拔罐算是比較溫和的保健方法,對於慢性痠痛有幫助,但比較強的痛症應配合針灸才有效。
刮痧:
常用於肩頸、背部,有時手腳也可以。刮痧可以排解暑除熱,排走瘀血,鬆解筋膜肌肉。常用於局部筋緊痛、燥熱暑熱時。
同樣,刮痧也不宜追求刮到全身瘀黑,這也是會令身體過於消耗,是會傷氣血的。過度用力亦容易令皮膚受損而發炎。同樣,太虛弱的人是難以出痧的,應該先找內科調好身體。刮痧作為局部鬆解筋膜肌肉方法很快速見效,有時配合針灸更可以令肩頸痛和頸扭傷即時好轉。
有需要或疑問的可以直接問我,以上三種治療都有提供。